fbpx

Set a good example跑出人生路—Afsar Bilal

回看2016年的香港少數族裔人口普查,巴基斯坦有超過18,000人在港生活,佔人口百分之3.1。他們來到香港生活的原因各有不同,甚至有不少是在香港士生士長。2010年,當年13歲的Afsar Bilal,由巴基斯坦來到香港會合家人,在這裏讀書、生活,已有10多個寒暑。而跑步,卻為他帶來目標、帶來生活的方向。

原文刊於《Runner’s World 跑者世界》香港版2021年9月號

Advertisements

在訪問中,我們經常會問到不同跑手:「跑步能帶給你甚麼?」大多數人會說跑步能帶來快樂、有人會說跑步能帶來健康;但是對於巴基斯坦裔跑手Bilal來說,跑步帶給他的是人生的方向,以及一個又一個增值的機會。

「我13歲時來到香港讀書,不懂英文,更不懂中文,一切都是由頭學起。」Bilal說。對於現在可以用流利廣東話溝通的他,很難想像初來港時完全對中文一竅不通。Bilal的成長背景與多數巴基斯坦人相同,在主要由非華裔學生就讀的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中渡過中學生涯。唯一不同的,是他卻選擇了少數人加入的田徑隊,想不到從而改寫了人生路:「我們本身的國家沒有太多運動文化,而同學們都是熱衷於球類運動。而我,因為想減肥而加入學校的田徑隊,本身想學跑步,卻因身形健碩被教練安排練標槍。」

Advertisements

如果我代表到香港的話,這就是我代表的城市,本地人都會對少數族裔改觀。

被中大越野隊選為隊長,可惜兩年受傷患及疫情影響,鮮有比賽。(受訪者提供)

雖然事與願違,但天道酬勤,在學校的田徑隊未有機會練跑,但Bilal堅持每次訓練前自己在運動場慢跑,卻令一個陌生的本地田徑教練邀請他一起訓練長跑:「當初都是每星期練1至2次,但幾個月後參加一個10公里賽,想不到自己竟然跑到50分鐘內。教練說我有點潛質,就叫我每星期練3次。慢慢地,去到中六時,我已經跑到33至34分的水平。」

可惜有成績,不代表有機會。 Bilal因為沒有人際關係,加上沒有家人的支援,令他即使想朝着運動員的方向發展,但卻苦無方法:「那時我還是不懂中文,令我的生活圈子有限,想升讀體育方面的科目但又不夠分數。於是,我只可先讀基礎文憑,再駁高級文憑,晚上返夜更保安,靠自己半工讀。跑步?只可以中午或晚上抽時間訓練,每次30分鐘,有時間就練。我自問付出了100%,甚至每天只有4至5小時睡眠時間。」工作賺回來的金錢,Bilal除了支付學費,還有一大部份投資到跑鞋,及營養補充品方面。沒有支援,他就自給自足。

然而,長跑歸根究底也是一項只能靠訓練來進步的運動,如此不定時的訓練,可以想像得到進步的可能性有多大。但是Bilal卻苦苦堅持,因為他明白跑步除了是興趣,也是證明自己的方法:「家人的教育程度不高,即使我在跑步有成績,他們也不會在意,可是我卻想告訴別人:我是可以做到的。即使有文化的差異,在香港是有能力者居之。」

Bilal在中六畢業後曾考慮往全職跑手的道路發展,可是他卻被告之,在香港的精英運動員制度下,當全職跑手是一門難以維生的職業。在不足以支持自己,甚至支持家庭的經濟情況下,他早早就打消這個念頭。 (受訪者提供)

無錯,在香港的確是有能力者居之的地方,只要肯努力讀書,就會有獎學金助你升學。Bilal在高級文憑取得上佳的成績,令他得到獎學金繼續升讀中文大學的運動科學學士學位。跑步成績出眾,更令他成為中大越野隊的隊長:「即使我現在受傷,不能正常訓練,但我都希望可以用自己過去的經歷,幫助一班非華裔學生。用自身的經驗,去告訴他們運動是可以改變人生的。沒嘗試過,你是不會知道的。」Bilal笑說,跑步遠比讀書辛苦,可以堅持到跑步,沒有可能堅持不了讀書。

今年25歲的Bilal,在中文大學學士學位畢業後,將會繼續在原校報讀體育系的教育文憑課程,目標成為一位體育老師;從而在香港落地生根,作育英才,繼續啟發不同的人。他的成功打破了不少人對少數族裔的既定印象,不只得一個模樣,不一定只會打板球,跑步一樣可以出色。

Advertise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