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疫情期間,運動場關閉多時,不少人改以跑街練習。長期在石屎路訓練,會令雙腳容易出現甚麼問題?
骨科專科醫生魏垚鑫表示,在疫情下跑步的人不減反增,大家更熱衷於參與不同的線上虛擬跑賽事,所以相對之下,因跑步而受傷求醫的人數更有上升的趨勢。魏醫生指出,因跑步而受傷的患者大概可分為兩類,一是自身問題,二是裝備和環境問題:「自身的問題多數都是來自錯誤的跑姿,導致雙腳不當地承受過多的撞擊力,令半月板、軟骨出現磨損,嚴重的甚至出現疲勞性骨折。這些自身的問題,可以透過改善跑姿而解決。其次就是裝備和環境的問題,除了跑鞋要選擇一對緩震度高的,環境方面就最好選擇運動場的泰坦地,因為其保護性較高,抓地力亦相對足夠,較少機會導致意外。我沒有詳細的數據指出因為跑街而增加傷患,但是這段期間因腳底筋膜炎,或足踝部損傷而求醫的跑者都有上升的趨勢。」事實上,近年還有愈來愈多人接觸越野跑,膝蓋或腳踝關節都會較容易出現受傷。
那我們應該如何避免?魏醫生說最重要是大家要記得做運動的初心,量力而為,不要一開始就追求速度和長距離,先學會正確的跑姿:「有同伴在旁互相觀察,都會較易發現跑姿有否出現問題;而且更重要的是,受過傷的跑者,一定要先處理好傷患,避免再次受傷的機會。」
當不幸真的遇上受傷問題時,我們又應該如何處理?魏醫生說常見於跑者的傷患,大致可分為急性和慢性:「急性的是指如扭傷、拗柴,牽涉到韌帶、半月板的受傷,這一類的受傷真的要盡早求醫,避免日後的後遺症。慢性的通常是損耗性的受傷,如軟骨磨蝕、筋膜發炎,這一類會導致長期痛楚。通常的處理手法都是休息,一般筋膜發炎往往需要6星期的時間去復元。」
當患者的膝蓋軟骨磨損,第一件事就是受力時出現疼痛,第二是有積液,繼而在按壓力時會感受到痛楚。出現這些情況時,跑者的跑量和強度都要降低,如果問題持續,就需要向醫生求助:「一般我們都建議食一些消炎止痛藥、或補軟骨的藥物,如葡萄糖胺,配合物理治療放鬆肌肉。或會建議患者注射透明質酸,這種方法更可以直接對關節起到潤滑和避震作用,並促進軟骨細胞的生長。」
提到注射透明質酸,魏醫生指近年的技術不斷改進,以往舊式的透明質酸可能每年要注射多次,但現在的產品打一次已經可以維持9個月至1年,而且不會有上癮效果。他還補充說,現在市面上的產品五花八門,主要是分子結構大小上的分別,市民選擇時應看它的滲透性,以及耐用度:「黏度適中、滲透性好、而且耐用度高的,就是理想的透明質酸;而且現在有些產品具有治療效果,可以治療到半月板撕裂等問題。」 以往半月板撕裂一般要透過內窺鏡手術的方式去處理,若撕裂不是嚴重創傷導致的複雜個案,魏醫生建議患者可先選擇保守治療,即注射透明質酸,讓它自然生長:「一來可不必開刀,對康復的過程有幫助,二來可減少因手術而帶來對日常生活的不便,同時可保持肌肉的運動。」一般注射後48小時已經可以恢復運動,對於熱愛運動的人來說絕對是好消息。